定義:
醜,是一件藝術品。
有一個老外叫什麼理查烏爾海姆,曾經指出一種現象:「某些東西是藝術品,習慣上認為它們不是,而在某些時候我們又認為它們是藝術品。有些東西不是一件藝術品,習慣上人們也不認為他是藝術品,但是,在某個特定時間,人們又認為它是藝術品。」
由來:
很幸運的是,亞洲人對於女人的醜,幸好只定義在「黑」與「胖」,沒有品德與內涵干擾影響,造就化妝品與瘦身食品等良心企業得以維持下去。
也就是說,除非你長的像廣告裡面的女模特兒,你才有機會笑的這麼開心,不然你醜,活著就得用他們家的化妝品。
女人被教育成「自信才是美麗」,其實是美麗才有機會自信的活下去。
通常公主病的女人,對醜更為敏感,這是他們的天賦,更是造物主給他們的禮物,這點可以從選美的評審長相看出一些端倪。
發展:
男人對自身的醜,是沒有感覺的,他們花比較多的時間在擔心小雞雞與搞頭,被教育成「老子有錢等帥」。
這種教育就社會經濟的發達,可以從廣告看出端倪:你若沒有用電視上的刮鬍刀,那你醜,一輩子不會有辣妹半裸在身後摸著你的下巴;你若沒有開雜誌廣告上的休旅車,那你醜,會娶不到漂亮的老婆,更升不出乖巧的孩子。
變異:
不白謂之黑,不美謂之醜。
醜者天下醜之,黑者天下黑之。
醜不是你的本意,是廣告商發的脾氣。
沒有你,誰來買庫存商品?
誰來襯托世界的美麗?
作者:廣宏一
這篇文章也有一點寫出男人的心情,因為不帥的男人,就是「醜」。
同時,只要你有錢,就不用擔心醜及媒女人的問題。
簡單講,這個世界已經被「美麗、帥氣」以及「富有」的觀念給束縛了。
如果沒有上面的幾樣,你根本就不會被他人瞧起。
心酸、心酸啊...=3=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